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0-10
ISBN:B08M61FFKK
作者簡介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 國際知名記者、作家。1915年出生于華沙,1917年跟随父母移居中國。長年爲美國合衆社、《紐約時報》等報道中國。抗日戰争期間,對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均有深入報道。既奔赴南京、廣州、武漢及山東台兒莊前線戰場采訪,也曾突破重重封鎖訪問延安。此外,他還應宋慶齡之邀,在香港參加“保衛中國同盟”,積極宣傳中國的抗日鬥争并争取國際援助。新中國成立之後,愛潑斯坦應宋慶齡的邀請返回中國,後來加入中國國籍,并多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
愛潑斯坦親身經曆了中國從半殖民地到民族獨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的曆史巨變。他說:“中國實際上成爲我寫作的唯一主題。”他的七部主要作品包括:
以抗戰爲主題的“戰争四部曲”:《人民之戰》《我訪問延安:1944年的通訊和家書》《中國未完成的革命》和《從鴉片戰争到解放》。
《西藏的變遷》:這是作者1955—1976年間每隔十年赴藏采訪,在采訪近千人、筆記約百萬字基礎上寫成的一部反映西藏今昔變化的巨著。
《宋慶齡:20世紀的偉大女性》:宋慶齡唯一一部授權傳記,作者受宋慶齡生前所托曆經十載艱辛撰成。
《見證中國:愛潑斯坦回憶錄》:愛潑斯坦自傳,見證中國世紀巨變的傳奇一生。
内容簡介
《從鴉片戰争到解放》着重描述了從鴉片戰争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這段複雜曲折的曆史,具有較強的可讀性。作者用可信的事實和生動的筆觸,概括了在這一個世紀裏,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争,終于實現民族解放的恢弘曆史。這部視野宏闊、觀察深刻的著作,也成爲愛潑斯坦“戰争四部曲”收官之作。
《見證中國:愛潑斯坦回憶錄》是愛潑斯坦的自傳,記載了他投身中國革命與建設,親曆中國從民族解放到改革開放的傳奇一生。在這本回憶錄中,愛潑斯坦這樣表達自己的信念:“在曆史爲我設定的時空裏,我覺得沒有任何事情比我親曆并跻身于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更好和更有意義。”他說:“我愛中國,愛中國人民,中國就是我的家,是這種愛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人民之戰》是愛潑斯坦“戰争四部曲”第一部,記錄了他對中國抗戰前兩年(1937—1939)的觀察與思考,既有對戰事戰況的細緻描寫,也有對戰局走勢的深入分析。從北平、天津、南京、武漢直至廣州,愛潑斯坦一路跟蹤采訪,留下了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奮起抗日的重要曆史記錄。
《宋慶齡:20世紀的偉大女性》是唯一得到宋慶齡本人授權的傳記。愛潑斯坦受宋慶齡生前所托,在整理吸收大量材料特别是外文史料、采訪衆多相關人士的基礎上,曆經十載艱辛而成。本書全面記述了宋慶齡的非凡經曆及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書中關于宋慶齡的史實極爲豐富,材料多是作者在與宋慶齡長期交往中親身經曆的或宋慶齡晚年親自向作者提供的,因而真實可靠。
《我訪問延安:1944年的通訊和家書》是愛潑斯坦早期作品。1944年,他作爲“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的一員,以美國《紐約時報》、《時代》雜志記者的身份,赴敵後根據地采訪,寫了大量生動翔實的通訊報道,并被國際媒體廣泛轉載傳播,打破了國民黨的輿論封鎖,産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此次采訪報道,也因此成爲中國抗戰新聞傳播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
《西藏的變遷》是愛潑斯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1955年、1965年和1976年三次進藏,以記者身份采訪了西藏各行各業的民衆近千人,采訪筆記約百萬字,最終成就這樣一部全景式的西藏社會實錄。全書以樸實的語言,再現了西藏地區在社會制度及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巨大轉變,爲讀者展現了一個真實可感、不斷進步的西藏。
《中國未完成的革命》是愛潑斯坦在美國完成并出版的作品,也是他記者生涯最爲重要的著作之一。由于作者曾長期追蹤采訪中國抗戰,無論是對正面戰場還是對敵後戰場,均有深入實地采訪,因而本書深具權威性與可讀性,成爲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抗戰一部繞不開的經典之作。該書1947年在美國出版後,迅速被譯成德、波、匈等多種文字,在國際上産生了巨大影響。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