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編者簡介
約翰‧朱里斯‧諾維奇(John Julius Norwich)
生於英國,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旅遊作家和電視名人。曾服役於英國皇家海軍,並在牛津大學新學院取得法語和俄語文學學位。諾維奇著述頗豐,包括《南方的諾曼人》(The Normans in the South)、《陽光下的王國》(The Kingdom in the South)、《地中海史》(The Middle Sea: A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教皇史》(The Popes: A History)等,另撰寫多部關於旅遊、建築和音樂的書籍。
此外,他曾為英國廣播公司約30部紀錄片撰稿,並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人。諾維奇也致力於慈善事業,長期贊助社區身心障礙者的職業培訓,並擔任「瀕危威尼斯」基金會的主席,籌集資金以恢復和保存威尼斯的藝術品和建築作品。
重量級導覽團隊陣容簡介
瑪嘉烈‧凡‧艾斯(Margarete van Ess)烏魯克
德國考古研究院東方部科學主任與巴格達分院代理院長。
羅賓.康寧漢(Rovin Coningham)摩亨佐達羅
杜倫大學考古學教授與副校長。
伊安.蕭(Ian Shaw)孟斐斯
利物浦大學考古、古典與埃及學學系考古學教授。
比爾.曼黎(Bill Manley)底比斯
於格拉斯哥大學和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教授古埃及語文與科普特語。
崔佛.布萊斯(Trevor Bryce)哈圖薩
澳大利亞人文學院研究員、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名譽教授、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
瓊安.歐慈(Joan Oates)巴比倫
考古學家、劍橋大學麥當諾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朱利安.里德(Julian Reade)尼尼微
哥本哈根大學近東研究榮譽教授。
亨利.赫斯特(Henry Hurst)迦太基
劍橋大學古典考古學名譽高級講師。
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雅典
歷史學家、作家與主持人,擔任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
W.J.F.珍納(W. J. F. Jenner)臨淄
學者、作家與翻譯者。
亞蘭.B.羅義德(Alan B. Lloyd)亞歷山卓
斯旺西大學古典學、上古史與埃及學學系研究教授。
羅伯.莫寇特(Robert Morkot)麥羅埃
艾希特大學考古學資深講師。
馬丁.古德曼(Martin Goodman)耶路撒冷
牛津大學猶太研究教授、牛津大學希伯來與猶太研究中心研究員。
奈傑.波拉德(Nigel Pollard)羅馬
於斯旺西大學教授羅馬史和考古學。
蘇珊.托比.伊凡斯(Susan Toby Evans)鐵奧蒂華坎、鐵諾奇蒂特蘭
賓州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
西蒙.馬丁(Simon Martin)提卡爾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美洲部門副研究員。
約翰.朱里斯.諾維奇(John Julius Norwich)君士坦丁堡、巴勒摩、威尼斯
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旅遊作家和電視名人。
多莉絲.貝倫斯阿柏塞夫(Doris Behrens-Abouseif)麥加、巴格達、哥多華、開羅
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與班堡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
巴納比.羅傑森(Barnaby Rogerson)大馬士革、廷巴克圖
從年輕時就旅行四方,與妻子共同經營伊蘭德書局,並出版旅行文學經典著作。
熊存瑞(Victor C. Xiong)長安
西密西根大學中國史教授。
麥可.D.寇依(Michael D. Coe)吳哥
耶魯大學人類學教授榮譽職。
柯林.蘇布隆(Colin Thubron)撒馬爾罕
旅行文學作家與小說家。
克里斯.瓊斯(Chris Jones)巴黎
紐西蘭坎特伯里大學歷史學系高級講師、皇家歷史學會研究員。
威廉.L.烏爾班(William L. Urban)呂北克
蒙默斯學院李.L.摩根史學與國際研究教授。
亞當.札摩伊斯基(Adam Zamoyski)克拉科夫
史學工作者。
查爾斯.費茲羅伊(Charles FitzRoy)佛羅倫斯、羅馬、斯德哥爾摩
藝術史學家,在西歐經營以義大利為主的藝術旅行團。
派翠克.達林(Patrick Darling)貝南
伯恩茅斯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維護學系資深研究員。
布萊恩.S.鮑爾(Brian S. Bauer)庫斯科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人類學教授。
馬林.尼維特(Malyn Newitt)里斯本
艾希特大學首席副校長、倫敦國王學院第一位查爾斯.巴克索歷史教授。
傑森.高德溫(Jason Goodwin)伊斯坦堡
歷史作家。
艾巴.科赫(Ebba Koch)阿格拉
維也納藝術史研究中心教授。
史蒂芬.P.布雷克(Stephen P. Blake)伊斯法罕
明尼蘇達大學近代史中心高級研究員。
法蘭西斯.伍德(Frances Wood)北京
曾在劍橋、北京、倫敦等地大學研讀漢學,中國史與中國文化作家。
萊絲莉.道納爾(Leslie Downer)京都、東京
作家、記者與主持人。
柯林.阿梅利(Colin Amery)布拉格、哥本哈根、聖彼得堡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英國分會創會董事,目前是專業建築作家與顧問。
西蒙.夏馬(Simon Schama)阿姆斯特丹、華盛頓特區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與歷史大學級教授。
費利浦.斐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墨西哥市、巴塞隆納、布宜諾斯艾利斯
曾任教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並取得塔夫茨大學和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教授職。
A.N.威爾遜(A. N. Wilson)倫敦
作家與記者,皇家文學學會成員。
湯瑪斯.帕肯南(Thomas Pakenham)都柏林
歷史作家、愛爾蘭樹木學會主席。
米夏.葛連尼(Misha Glenny)維也納、布達佩斯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前特派記者。
麥格努斯.林克雷特(Magnus Linklater)愛丁堡
記者與作家。
奧蘭多.費吉斯(Orlando Figes)莫斯科
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史學教授。
菲利浦.曼塞爾(Philip Mansel)巴黎
史學家與傳記作者。
羅利.麥克黎恩(Rory MacLean)蒙特婁、柏林
旅遊作家。
珍恩.瑞德利(Jane Ridley)新德里
白金漢大學史學教授。
詹姆斯.庫諾(James Cuno)芝加哥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董事長兼館長。
凱文.史塔(Kevin Starr)洛杉磯
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歷史教授。
約翰.濟伊(John Keay)新加坡
歷史作家。
楊.墨里斯(Jan Morris)紐約
歷史作家。
亞歷山德.布魯姆(Alexander Bloom)紐約
麻塞諸塞州惠頓學院珍.奧斯佛.凱特史學與美國研究教授。
伊莉莎白.強森(Elizabeth Johnson)聖保羅
信用訊息公司巴西研究部門主任。
伊莉莎白.法瑞里(Elizabeth Farrelly)雪梨
專欄作家、雪梨大學兼任副教授。
約翰.吉廷斯(John Gittings)上海
《衛報》上海專家與東亞版面編輯
譯者簡介
張毅瑄
臺灣大學化學系、歷史研究所畢業,譯有《哺乳動物們》、《地球毀滅記》、《古典洋裝全圖解》等書,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若以求知的觀點看待一切,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内容简介
巴比倫、耶路撒冷、羅馬、撒馬爾罕、君士坦丁堡、巴黎、上海、聖保羅……
偉大城市無論已然傾頹或永垂不朽,在歷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跟隨重量級文史學者的導覽,深入考據、旁徵博引
從兩河流域的古城到現代超級都會
造訪一座座古今中外的偉大城市
城市是人類文明最具體而微的呈現,建築、藝術、宗教、政治、軍事、水利、經濟、娛樂……,人類生活的種種樣貌,無不留存於城市的紀錄與遺跡之中。
本書以時間為軸,開展宏大翔實的世界史繪卷,細數從上古以至現代,在時光長河之中曾經光輝燦爛,而後歸於沉寂或不斷獲得新生,更甚者發展變革快得令人難以想像的諸多城市,那些我們知與不知的大小事:
烏魯克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它比雅典的誕生還早了三千多年,現已淹沒在伊拉克的滾滾黃沙之下。
長安如果要生在七世紀,首抽最幸運的便是降生於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城。
巴格達籠罩著天方夜譚的神祕色彩,且聽雪赫拉莎德王妃娓娓道來一千零一則天馬行空、引人入勝的故事。
京都以大唐盛世為藍本的平安京,貴族嚮往的精緻文化與民間浮世的享樂追求,在這片土地上並存,也催生世上第一本長篇寫實小說《源氏物語》。
倫敦十七世紀的倫敦人口爆炸、骯髒擁擠又混亂。說了你也不信,在莎士比亞可容納三千多人的環球劇院中,竟沒有半間廁所。
華盛頓特區特區中的立法機關、行政組織與街道的安排,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心中「完美民主制度」的具現化。
東京晴空塔直入雲霄,淺草寺香火繚繞,不斷快速改變又新舊並存的新世紀中心。
集結史料、考古研究等多方資訊,周密還原當時的自然環境、時空背景,時空與地域之間的交互影響,在看似龐雜的歷史洪流之中逐漸清晰浮現。歷史上的偉大城市,無論已然傾頹或永垂不朽,皆在本書中細膩而立體地再次復生。
本書特色
依年代由古至今,精選70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著關鍵地位的城市,充分考據,將飽含知識的內容濃縮成簡潔有力的文字,搭配50餘張彩色圖片,並以地圖標示出城市位址。
透過書中文字與圖片,鮮明的城市意象躍然紙上,令人迫不及待想親身造訪這些美麗又蘊藏豐富內涵的城市,但書中生動的描寫又彷彿已經置身其中。讓人很想出門、卻也讓人不用出門。
由城市的角度出發,從不同的面相閱讀歷史,從中收穫有趣的新知與思想。並以此做為入門磚,繼續在知識之海中探索那一座座令你傾心的城市。
閱讀本書,得以將自己的角色轉化為一位陌生人,重新審視自己居住的城市,看見城市的另一番風貌,發掘只屬於自己的獨特城市故事。
各界推薦
專文領讀
陳韻文(Miss Fotogrape) (攝影師/旅遊作家)
褚士瑩 (作家/法國哲學諮商教練)
感動推薦
王盛弘 (作家)
王儷瑾 (西班牙的中文官方導遊)
印度尤 (「YaoIndia就是要印度」共同創辦人)
寒 波 (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各界好評
以歷史為經,人物為緯,自上古時期到現代社會,講述一個又一個的城市故事。與看不見的城市不同的,這七十個城市都是真實存在過的,無論湮滅或輝煌,它們豎立於地表時,皆是當代所有城市之王,是最偉大的文明樞紐。當我們讀取故事時,便如投入歷史中穿梭行走,看見這些城市的形色面貌,並且視線鮮明,真實無比。陳韻文(Miss Fotogrape)(攝影師/旅遊作家)
要誘發哲學,就必須進行哲思。要認識一座城市,就必須穿越時空去旅行。到有著偉大歷史的城市去當一個陌生人,讓我們習慣熱愛、渴望和產生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褚士瑩(作家/法國哲學諮商教練)
一場盛會……精彩的作者陣容,以及絕妙的插圖。《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城市的歷史即文明的歷史,我們很難得能見到如此清晰、簡明、易於理解且富於娛樂性的歷史故事。《藝術之書》(The Art Book)
在如此迷人的主題上,我們不能再奢求更多了。《旅遊者雜誌》(Condé Nast Traveler)
评论0